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基础科学
站内搜索:
 首 页 | 学院概况 | 党建工作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社会服务 | 学生工作 | 文化传承 | 通知公告 
院情通报
学院新闻
学院信箱
学院文件
办事流程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 页 > 院务公开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化自信“活”起来:《漫话中医》选修课以节气为脉,让中医智慧触手可及
2025-10-27 14:15 张海燕、哈玲津 

春分时节,草长莺飞,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我校《漫话中医》选修课堂上生动上演。这门独具特色的选修课,正将“文化自信”这一时代命题,转化为青年学子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生动实践,让古老的中医智慧在年轻的心田中生根发芽。

政策引领下的课程初心:为青春寻找文化注脚

课程负责人表示,课程的开设源于对文化自信的理解与时代担当。“真正的文化自信源于对自身文化脉络的深刻认知”,该教师谈到。中医学“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简朴实用的方法,成为滋养文化自信的沃土。课程旨在引导学子从“知”与“行”两个维度,亲身感受中医博大精深,由衷升发自豪之情。

循时而动:在二十四节气的脉络中践行“知行合一”

将中医经络知识与二十四节气的自然节律深度融合,是本课程最鲜明的特色。课程摒弃了枯燥的理论灌输,带领学生在自身身体上寻找穴位,顺应时节调整作息,并设计了一系列充满趣味与实用性的实操环节。

从春季学习肺经、制作环保酵素“启航”,到谷雨时节蒸馏纯露、打制线香以“疗愈”;从夏日辨识心经、提取天然花露水作为“防暑妙方”,到端午时节亲手搓制艾绒、体验隔姜灸的“温灸传承”;再到秋日针对过敏鼻炎,研磨药材制作“护体香囊”……整个教学链条紧密围绕节气展开,完美诠释了“道法自然”的中医核心思维。

润物无声:中医思维与环保理念的双重渗透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自制的纯露、线香、香囊等实用物品,更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从废弃果蔬皮制作酵素,到茶叶渣“转世”为幽香,课程全程贯穿着“物尽其用、绿色循环”的环保理念,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时代关怀的有机结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漫话中医》选修课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青年学子心中焕发新的生机。结课时,手捧沉甸甸的成果,学生们真切体会到,祖先留下的并非故纸一堆,而是融入血脉、护我周全的“温暖礼物”。这趟《漫话中医》之旅,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场成功的文化自信“青春接力”。

天津农学院校园文化研究与建设项目(实践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 :以传统中医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对校园文化元素的研究与实践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2号  邮编:300392  院长邮箱:jichukexuexue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