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至30日,基础科学学院院长石军教授率队赴兰州参加第十届全国农林院校基础理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甘肃农业大学主办,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30余所农林高校共1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主题为数智驱动•AI赋能,聚焦农林院校基础理学学科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背景下的转型与提升,积极推进智慧课程、智慧专业、新形态教材、人工智能赋能实验教学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有效路径,深入探讨推进理学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模式改革,助力农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校潘虹教授作了题为《有机化学智慧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的专题报告,为参会学者汇报了有机化学智慧课程的建设背景、框架、内容以及在教学中的实践,报告得到了参会老师的一致认可。同时,参会教师围绕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与兄弟农林院校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学习了先进经验。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基础课程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基石作用,系统构建基础+专业的交叉课程体系,学院课程建设成果丰硕,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获批天津市一流课程2门,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首批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3部,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教材1部,天津市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支,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6人,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赛区二、三等奖4人次。
学院今后将聚焦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继续打造高水平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聚焦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现代农业教育的融合,强化“AI+农业”特色,以高质量基础教学助力培养有知农爱农情怀和强农兴农本领的卓越农林人才,助推学校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