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邓纪念馆首届海棠文化节成功举办。天津农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应用化学系教师、2023级辅导员赵杨同志作为“海棠红”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以深情的讲解和饱满的热情完成了西花厅“伟大的情怀”主题文物陈列厅的讲解任务,其事迹被周邓纪念馆官方公众号报道,展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党员的红色情怀与责任担当。

作为青年教师党员,赵杨同志始终牢记立德树人初心,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完成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余,她主动报名周邓纪念馆“海棠红”志愿服务队,结合自身播音主持专长,以志愿讲解为桥梁,向公众传播伟人精神。在“伟大的情怀”展厅,她承担起国家一级文物“邓颖超穿过的丝绵袄”等珍贵展品的讲解工作。面对承载历史温度的故事,她坦言:“每次讲述这件丝绵袄的来历,都被两位伟人与人民之间的真挚情感深深触动,几度哽咽难言。但正是这份情感的共鸣,激励着我讲好每一个红色故事。”
活动期间,赵杨同志接待游客数百人次,其富有感染力的解说令观众沉浸于红色历史之中。当她讲述周恩来、邓颖超与普通百姓的温暖故事时,展厅内观众频频拭泪,纪念馆公众号在专题报道中特别提及:“来自天津农学院的青年教师志愿者在讲解国家一级文物——邓颖超穿过的丝绵袄的故事时几度哽咽,观众轻拭泪水感慨道:‘您不是在复述历史,而是在用心触碰那个时代的温度。’”面对四川游客“讲得蛮好的呀小姑娘”的鼓励和小观众们专注聆听的眼神,她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文化的信念。
作为专业教师兼辅导员,赵杨同志始终将双重职责与党员身份紧密结合。她表示:“志愿讲解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案例,也为学生树立了实践榜样。”她提出,未来将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立足专业讲好中国故事,引领青年学子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理想信念,使伟人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活力。学院党委高度评价其示范作用,指出将持续推动师生参与红色文化传播实践,切实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培根铸魂的育人实效,为培养时代新人注入精神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