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方老师讲授《基因工程》课程,该课程是生物制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疫情期间按照学院“停课不停学”的要求,遵循“只改变教学模式,不改变教学目的”的原则,张耀方老师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的各种事宜,应用“学习通+腾讯QQ直播”形式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
一、努力做好课前准备,保障教学顺利实施
首先,张耀方老师为授课班级在“学习通”应用上建立班级,生成班课号以供学生使用。整理教学资源包括已有教案、课件、微课等,重新按照线上授课方式进行优化整合。同时,按照教学目标,针对重点知识点录制微课,以供学生反复学习。线上资源的梳理整合是保障后期线上教学顺利实施,确保线上教学质量的基础。
另外,疫情期间的线上授课,最重要的是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护意识,提高学生的防护意识和能力,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二、积极组织线上教学,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线上教学最大瓶颈在于学生状态难以把控,这就要求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和管理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也要采取一定的监控手段“强制”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首先,各种形式随时确定在线人数,有效监控在线人数。课程开始,通过“通知”或“腾讯QQ群”提醒同学限时签到,确定在线人数(如图1)。课中任务完成人数、课后作业提交数量亦能确定学生在线学习人数,实现对学生是否在线的节点控制。

图1学生签到截图
第二、通过直播、实时群聊、活动通知等形式布置任务、提醒任务。各种互动形式的交替应用,让学生耳目一新,能够很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将当次教学内容对学生公布,学生亦能实时了解课程进度。图2为教学任务通知。

图2教学任务截图
第三、多种形式教学资源发布,丰富学习形式。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教学内容的充实,线上教学内容不仅需要直播讲解,更需要可视化的教学资源的补充。按照教学计划和知识点的特点,将教学资源如PPT、图片、微课、外部网页链接等发布至学习任务,线上时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线下学生还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学习,加深印象、夯实学习效果。形成“线上线下、课内课外”随地随地可学、能学的氛围。图3为微课截图。

图3线上微课截图
第四、结合疫情,提升学习效果和专业认可度。线上学习比较枯燥无味,有时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张耀方老师结合课程的特点,将此次大家关心的冠状病毒的有关知识融入到课堂,让学生收集材料进行讨论在“此次抗击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用到了哪些与讲授课程相关的技术?”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长了知识。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这么课程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
二、优化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线上教学质量
首先,在“学习通”App中,张耀方老师能够时时查看学生签到情况(是否签到、何时签到),资源查看效率,学生活动参与率(讨论答疑、作业、测试)等,监控学生课中教学活动的参与情况。同时张耀方老师可以通过作业和测试活动,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针对学习效果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
另外,张耀方老师在近期线上教学结束时,进行了教师线上教学学生满意度调查,广泛收集学生对线上教学的建议和意见,探索多种手段保障网络教学质量。调查学生对张老师线上教学满意度较高。改进意见是对于个别抽象知识点采用腾讯视频同屏的形式,同时、同界面获取声音和视觉,提高个别知识点的学习效果。
在这种特殊的时期,线上教学是一次新的尝试、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教学形式、教学工具,张耀方老师能够马上适应、投入“战斗”,汲取同事、同学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努力去做、去学、去教。疫情期间,教师不能够像白衣天使那样战斗在一线,但可以在教育教学领域努力工作,为国家、为学院贡献力量。